外阴部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外阴炎、前庭大腺炎、阴道炎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日常局部摩擦、过度清洁或对卫生用品过敏等非疾病因素也可能引发不适。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穿着过紧的化纤内裤可能造成局部摩擦,导致皮肤屏障受损。使用碱性过强的洗剂清洗外阴,可能破坏皮肤正常酸碱平衡,引起刺痛感。卫生巾材质过敏还可能伴随外阴红肿、瘙痒等症状。此类情况可通过更换纯棉衣物、停用刺激性产品逐渐缓解。
2、外阴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可能导致外阴皮肤充血、水肿,出现烧灼样疼痛。急性发作时可见局部渗液或溃疡形成,需保持外阴干燥清洁。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类外用药,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头孢克肟片。
3、前庭大腺炎
腺体导管堵塞继发感染时,可能形成鸡蛋大小的脓肿,伴随剧烈跳痛和行走困难。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若形成波动性脓肿,需行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
4、阴道炎
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常伴随豆渣样白带,炎症分泌物刺激外阴可能导致刺痛、灼热。确诊后可使用克霉唑阴道栓,配合碳酸氢钠溶液坐浴。滴虫性阴道炎需口服甲硝唑片,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异常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妇科。日常应注意经期卫生,避免使用公共浴池,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不建议自行购买药物治疗,特别是妊娠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