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具体需结合病因及病情程度选择。常见处理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以及合理用药等。
1、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若为奶粉喂养,可遵医嘱更换无乳糖或低乳糖配方奶粉。辅食添加期间出现腹泻,需暂停新添加的辅食,给予易消化的小米粥、米糊等食物。
2、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时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稀释后少量多次喂服。每次排便后补充10ml/kg体重的补液盐,直至腹泻停止。若出现皮肤弹性差、尿量减少等重度脱水表现,需立即静脉补液。
3、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每次1/2-1袋与20-30ml温水调匀服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需用40℃以下温水冲服。细菌性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腹泻禁用抗生素。
婴儿腹泻期间需密切观察大便次数、体温及精神状态。若出现血便、持续呕吐、高热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诊。家长处理粪便后需彻底洗手,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物,以免影响病原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