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性结节是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灶性病变,通常由感染、炎症反应或良性病变引起,可能与肺炎、结核等疾病相关。
1、定义及常见原因
肺部炎性结节本质是肺部组织对病原体或异物刺激产生的局部炎症反应,常见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后未完全吸收的炎性病灶。此外,长期接触粉尘、空气污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诱发结节形成。这类结节多为良性,边界清晰,部分可能伴随钙化或纤维化。
2、临床表现与检查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咳嗽、低热或胸痛,尤其在活动性感染期。通过胸部CT检查可明确结节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增强CT或PET-CT有助于区分良恶性。若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或边缘不规则,需结合血液检查、痰培养等进一步评估。
3、诊断与治疗原则
对于首次发现的炎性结节,通常建议3-6个月后复查CT观察变化。若结节稳定且无恶性特征,可定期随访。若怀疑活动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或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需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若发现肺部结节,应避免过度焦虑,但需严格按医生建议复查。日常需戒烟、减少环境污染暴露,出现持续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药物治疗需在明确病因后规范使用,不可自行滥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