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以及易感人群暴露等途径传染。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可能被他人吸入而感染。
1、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核释放到空气中。这些直径1-5微米的微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健康人吸入后,细菌可能定植于肺泡,导致感染。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会显著增加传播风险,例如集体宿舍、监狱等场所更易发生聚集性感染。
2、密切接触传播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较高。家庭成员接触者感染率可达20%-30%,医护人员接诊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患者时,职业暴露风险增加。接触时长超过8周、接触距离小于1米时,传播概率显著上升。
3、易感人群暴露
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如HIV感染者感染风险是健康人的20-30倍。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风险增加2-3倍,尘肺病患者因肺部防御功能受损,感染后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也属于高危群体。
日常预防需注意室内通风换气,每天至少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与疑似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级别)。确诊患者需规范完成6-8个月药物治疗,治疗2-4周后传染性明显降低。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