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病因可能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或创伤、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深静脉血栓脱落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病因,多见于下肢静脉,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时,可能引发栓塞。此外,长期卧床、术后制动等因素也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1、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是肺栓塞的主要病因,患者可能伴有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治疗方面,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同时可穿戴弹力袜改善循环。
2、手术或创伤
骨科手术、严重创伤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这类患者术后需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必要时使用达肝素钠注射液、阿哌沙班片等药物预防血栓,并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3、恶性肿瘤
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能释放促凝物质,导致血液高凝状态。针对此类患者,除治疗原发肿瘤外,可能需联合应用磺达肝癸钠注射液、依度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同时需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
肺栓塞属于急危重症,若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凝血指标及下肢静脉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