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开始长牙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大多数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部分可能在4-7个月或稍晚出现。若超过1岁仍未长牙,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4-7个月萌出第一颗乳牙:多数宝宝在此阶段会出现下颌中切牙萌出,表现为牙龈红肿、流口水增多或频繁啃咬物品。家长可用干净纱布按摩牙龈缓解不适,同时注意口腔清洁。少数婴儿可能在3个月左右出现“诞生牙”,需由医生评估是否保留。
2、8-12个月上下门牙生长:上颌中切牙通常在此阶段萌出,完成上下各2颗门牙的排列。此时宝宝可能因牙床发痒而拒绝进食,可提供冷藏的牙胶帮助镇静牙龈。需注意区分正常出牙反应与疾病症状,若伴随发热超过38℃应及时就医。
3、12个月后其他乳牙逐步萌出:第一乳磨牙多在13-19个月出现,尖牙在16-23个月萌出,第二乳磨牙最晚在23-33个月完成。20颗乳牙通常在2.5-3岁前出齐,萌出顺序存在个体差异,但若出现牙齿排列异常或明显间隙,建议3岁后咨询儿童牙科。
日常应注意避免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每次哺乳后清洁口腔。出牙期间可准备硬质磨牙饼干锻炼咀嚼能力,定期进行儿童口腔检查。若发现牙齿萌出位置异常、牙龈持续肿胀或伴发严重不适,应及时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排查发育异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