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宝宝出牙顺序是怎样的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宝宝出牙顺序通常遵循一定规律,但存在个体差异。常见顺序为下中切牙、上中切牙、上下侧切牙、第一乳磨牙、犬齿以及第二乳磨牙,多数在出生后6个月至3岁内完成萌出。

1、下中切牙

下中切牙通常是最早萌出的乳牙,约在6-10个月时从下颌中间位置长出。部分婴儿可能出现流口水、牙龈肿胀或频繁啃咬物品等现象,可使用消毒后的牙胶缓解不适。此时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堆积。

2、上中切牙

上颌中间的门牙在8-12个月陆续萌出,与下颌牙齿形成咬合关系。此阶段婴儿可能因牙龈刺激出现烦躁、低热等症状,可轻柔按摩牙龈或提供冷藏(非冷冻)的磨牙棒减轻疼痛,同时观察有无牙龈发红等异常。

3、上下侧切牙

上下颌侧切牙分别在9-16个月生长,位于中切牙两侧。此时乳牙逐渐排列整齐,需避免让婴儿含着奶瓶入睡以防奶瓶龋。建议每次进食后用干净纱布清洁牙面,减少糖分残留。

4、第一乳磨牙

13-19个月时上下颌第一乳磨牙萌出,位于口腔后方,咀嚼面较宽。这类牙齿萌出时疼痛感可能较明显,可适量增加富含钙质的辅食如奶酪、豆腐,并开始培养饭后漱口的习惯。

5、犬齿和第二乳磨牙

16-23个月犬齿长出后,23-33个月第二乳磨牙完成萌出,至此20颗乳牙全部就位。后期需关注牙齿排列情况,避免咬唇、吮指等可能影响牙弓发育的习惯,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

日常护理建议选择硅胶指套牙刷清洁牙龈,出牙后使用含氟儿童牙膏。若发现牙齿萌出时间明显延迟(如12个月仍未出牙)、牙釉质缺损或异常倾斜等情况,建议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排除发育异常或代谢性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