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年龄增长导致的骨重建失衡、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吸收、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影响骨形成等。骨骼呈现多孔海绵状改变,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断裂,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会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畸形,髋部骨折后可能引发长期卧床并发症。部分患者早期仅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疼痛,夜间翻身或体位变化时症状加重。

预防和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日常保证每日1000-1200mg钙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进行快走、太极等负重运动刺激骨形成。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骨吸收抑制剂,或特立帕肽注射液促进骨形成。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确诊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摔倒,出现进行性骨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诊骨科。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