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的危害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损伤、心血管系统影响、尼古丁依赖等。长期使用可能对全身多个器官造成不良影响,需引起重视。
1、呼吸系统损伤
电子烟烟雾中的气溶胶和化学物质(如丙二醇、甘油)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咳嗽、咽喉痛等症状。部分添加剂在高温下可能生成甲醛等有害物质,长期吸入会增加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下降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肺损伤。
2、心血管系统影响
尼古丁成分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长期使用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提高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3、尼古丁依赖
多数电子烟含有尼古丁,该物质会激活大脑奖赏回路,导致成瘾性。使用者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亢进等,青少年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更易形成长期依赖,影响身心健康。
建议尽量避免使用电子烟,尤其是青少年、孕妇及慢性病患者。若已形成尼古丁依赖,可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戒烟指导,通过行为干预或药物替代疗法逐步戒除。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持续咳嗽或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