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皮肤起皮可能与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湿疹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真菌治疗、激素治疗等方法改善。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瘙痒、红肿,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保湿护理
皮肤干燥引起的起皮需加强保湿,可每日用温水泡脚软化角质层后涂抹尿素软膏、凡士林软膏或维生素E乳等保湿剂。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肥皂或过度摩擦皮肤,穿着透气性好的棉袜和鞋子。
2、抗真菌治疗
脚气等真菌感染需使用抗真菌药物,例如遵医嘱外用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用药期间需保持足部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鞋袜、毛巾,每日更换清洗袜子并用沸水烫洗消毒。
3、激素治疗
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引起的脱屑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或卤米松乳膏,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若伴随渗出液需配合硼酸溶液湿敷,严重者需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4、角质剥脱处理
角化型足癣或过度角化引起的起皮,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5%-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等角质剥脱剂。用药后若出现刺痛需立即停用,皮肤破损处禁止涂抹。
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袜,洗脚后及时擦干趾缝,忌用手撕扯脱皮部位。若起皮面积扩大、出现水疱或糜烂,建议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皮肤镜检查,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或接受紫外线光疗等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