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肺结节是指肺部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圆形病灶,通常直径小于3厘米,可能由慢性炎症、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但仍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
1、慢性炎症
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或既往肺结核、肺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肺部组织反复损伤,形成炎性肉芽肿或瘢痕结节。这类结节多呈现钙化灶或边缘模糊特征,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变化。
2、感染因素
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引发多发结节。此类结节往往伴随咳嗽、低热等症状,抗感染治疗后结节可能缩小或消失,需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使用氟康唑、头孢呋辛等药物治疗。
3、肿瘤性疾病
包括良性肿瘤(如错构瘤)和恶性肿瘤(如转移性肺癌)。恶性肿瘤相关结节多呈分叶状、毛刺征,生长速度较快。确诊需结合PET-CT、肿瘤标志物检测及病理活检,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化疗或靶向治疗。
发现多发肺结节建议及时到呼吸科就诊,通过高分辨率CT、增强扫描等检查评估结节特征。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应每6-12个月复查,若结节出现增大、实性成分增加等变化,需进行穿刺活检以排除恶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