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症状通常包括痛经、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贫血以及性交疼痛等。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可能有所不同,需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1、痛经
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期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可能逐渐加重。这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导致子宫收缩异常和局部炎症反应。部分患者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
2、月经量过多
患者常出现经期出血量显著增加,需频繁更换卫生巾,可能伴有血块排出。子宫肌层病变会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子宫内膜脱落时血管闭合不全,从而引发异常出血。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影响血红蛋白水平。
3、经期延长
部分患者月经周期虽正常,但行经时间可延长至7天以上。这与子宫收缩力减弱、内膜修复速度减慢有关。持续出血可能导致继发性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4、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引发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患者血常规检查常显示血红蛋白低于110g/L,需通过铁剂补充和原发病治疗改善。
5、性交疼痛
约30%-40%患者会出现深部性交痛,尤其在月经前期症状加重。增大的子宫可能改变盆腔解剖结构,同时病灶充血会提高盆腔敏感度,导致性交时出现压迫性疼痛。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或MRI明确诊断。治疗上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控制、宫内节育系统放置或手术治疗,同时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