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痛经、经量增多、子宫增大、性交疼痛以及不孕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通常与病灶位置、范围等因素相关。
1、痛经
子宫腺肌病患者常出现继发性痛经,表现为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下腹坠胀或痉挛性疼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疼痛程度可能随月经周期逐渐加重,严重时需卧床休息或服用止痛药物。
2、经量增多
由于子宫肌层病灶导致宫腔面积增大、子宫收缩力减弱,约40%~60%患者会出现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暗红色血块,长期失血可能引发贫血。
3、子宫增大
病灶浸润会导致子宫均匀性增大,质地变硬。妇科检查时可触及子宫呈球形增大,通常不超过孕12周大小,经期前后子宫体积可能出现变化。
4、性交疼痛
约30%患者在同房时出现深部盆腔疼痛,尤其是子宫后壁病灶者更明显。这种疼痛可能与子宫位置固定、盆腔充血以及病灶受到机械刺激有关。
5、不孕
约20%~30%患者合并不孕,主要与子宫肌层结构异常影响受精卵着床、子宫蠕动异常干扰胚胎运输,以及宫腔内炎症环境改变有关。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进行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成像。确诊后可根据年龄、生育需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药物控制、宫内节育系统放置或手术治疗。日常需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