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静脉导管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静脉导管是胎儿时期特有的血管结构,连接脐静脉和下腔静脉,主要承担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血液输送功能。出生后随着脐带结扎,静脉导管逐渐闭锁形成韧带。其结构由内皮细胞和平滑肌层构成,位置在肝脏的镰状韧带内,长度约2-3厘米。

1、结构和位置

静脉导管起始于脐静脉末端,穿过肝脏后汇入下腔静脉。管壁具有收缩功能,能调节血流量。胎儿时期该导管保持开放状态,确保含氧血液优先供应心脏和大脑,避免流经肝脏毛细血管网。

2、生理功能

在胎儿循环系统中起到分流作用,使约55%的脐静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这种特殊通道能维持胎儿血氧饱和度,同时减少肝脏代谢负担。导管内血液流速可达30-50厘米/秒,具有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3、类型及临床意义

部分新生儿可能出现静脉导管未闭,需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在成人肝脏手术中,需注意识别残留的静脉导管韧带结构。近年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静脉导管重新开放,影响门静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静脉导管异常可能提示染色体异常或心脏畸形,孕期超声检查时会重点观测其血流频谱。临床介入治疗中,该结构可作为特殊血管通路,但操作需在影像学引导下由专业医师完成。若发现导管相关病变,应及时就诊评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