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子出血时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止血、调整姿势等方法处理,必要时需就医进行药物治疗或烧灼止血。家长应保持冷静,根据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1、压迫止血
小孩鼻子出血时,家长需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鼻翼两侧,向中间施加压力压迫止血,通常保持5-10分钟。按压时需让小孩保持坐姿,头部略微前倾,避免血液倒流至咽喉引起呛咳。若出血量较大,可用消毒棉球或无菌纱布填塞鼻孔辅助压迫。
2、冷敷止血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小孩鼻梁、额头等部位,低温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冷敷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皮肤。此方法适用于鼻部无外伤且出血量中等的情况。
3、调整姿势
让小孩保持身体前倾15-30度,用嘴呼吸,避免吞咽血液刺激胃部引发呕吐。若在夜间出血,可将枕头垫高15厘米左右,降低头部静脉压力。需及时清理口鼻腔残留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4、药物治疗
若反复出血或伴有鼻腔干燥,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涂抹鼻腔。对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出血,需配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炎药物。
5、就医治疗
若压迫15分钟仍未止血,或出血呈喷射状,需立即就医进行硝酸银烧灼、电凝止血或前鼻孔填塞。血液病、鼻中隔偏曲等原发病引起的出血,需完善血常规、鼻内镜等检查后针对病因治疗。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纠正孩子挖鼻习惯。饮食中可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猕猴桃、菠菜等。若每月鼻出血超过3次或单次出血量浸透5张纸巾,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