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是女性阴道和宫颈腺体分泌的混合物,包含黏液、脱落细胞、微生物等成分,具有清洁、润滑和保护作用。通常白带的性状会随月经周期、激素水平变化而不同,其异常可能提示健康问题。
1、正常组成
白带主要由阴道黏膜渗出液、宫颈腺体分泌物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混合而成。正常状态下含有大量乳酸杆菌,维持阴道弱酸性环境。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以及正常菌群共同构成微生态平衡。青春期后受雌激素影响开始分泌,绝经后逐渐减少。
2、生理功能
白带能保持阴道湿润,减少摩擦损伤。其中乳酸杆菌可分解糖原产生乳酸,维持pH值3.8-4.4的酸性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黏液中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排卵期白带量增多、质地清亮,有助于精子穿透。
3、异常表现
当出现豆腐渣样、灰黄色泡沫状或脓性分泌物,伴随异味、外阴瘙痒或灼热感时,可能提示念珠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血性白带需警惕宫颈病变,水样分泌物持续存在要考虑输卵管癌可能。妊娠期白带量生理性增多属正常现象。
建议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冲洗阴道。选择棉质透气内裤,经期及时更换卫生用品。若白带异常持续超过3天,或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妇科就诊进行分泌物检测。月经周期中段出现的透明拉丝状白带属正常排卵期表现,无需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