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常在1岁左右开始说话,但具体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孩子在12-18个月期间逐渐掌握简单的词汇和短句。若超过2岁仍无语言表达,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语言发育初期通常在10-12个月出现,表现为发出"爸爸""妈妈"等叠词,能理解简单指令。这个阶段婴幼儿开始通过模仿成人发音,建立语言与事物的对应关系。家长可通过指认物品、重复发音等方式加强语言刺激。
词汇量快速增长期多在18-24个月,孩子能组合2-3个词语表达需求,如"喝水""要抱抱"。此时语言理解能力显著提升,能执行两步指令。建议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多与孩子进行对话互动,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替代真人交流。
若36月龄仍无法说完整句子,或存在发音不清、词汇量明显落后等情况,需警惕语言发育迟缓。这可能是听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或智力发育异常的表现,应及时进行专业评估。日常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和认知发展水平,定期进行发育筛查。
家长可通过亲子共读、情景模拟游戏等方式促进语言发展,避免过度纠正发音错误。若发现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建议尽早就诊儿童保健科或发育行为儿科,通过标准化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