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瘙痒可能与阴道炎、外阴皮肤病、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
1、日常护理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或肥皂。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保持外阴干燥清洁。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加重症状。
2、药物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栓、替硝唑片等抗生素;霉菌性感染需用克霉唑栓、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滴虫感染建议口服奥硝唑分散片联合局部用药。伴随分泌物异常时可用红核妇洁洗液冲洗。
3、物理治疗
顽固性瘙痒或外阴白色病变等病变,可采用聚焦超声、CO2激光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治疗期间需加强外阴保湿护理,避免抓挠刺激。
4、过敏及湿疹处理
接触卫生巾过敏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湿疹渗出期可用硼酸洗液湿敷,慢性期配合他克莫司软膏修复皮肤屏障。
5、其他疾病管理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调整胰岛素用量,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需冷冻去除疣体并注射干扰素。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三醇乳膏。
若瘙痒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异味分泌物、溃疡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妇科进行白带常规、HPV检测等检查。自行使用药物可能掩盖病情,特别是妊娠期女性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影响胎儿发育。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完成全程用药,定期复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