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疣在医学上称为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或黏膜引发的良性赘生物。其发生与病毒感染、皮肤破损、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常见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粗糙小凸起,可能伴随出血或压痛,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及手术等。
1、病毒感染
寻常疣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该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表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疣体。不同亚型的HPV可引发不同种类的疣,例如寻常疣、扁平疣多与HPV-2、HPV-3型相关,而跖疣常见于HPV-1型感染。
2、典型症状
患者皮肤表面会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粗糙丘疹,初期可能为肤色,逐渐变为灰褐色。寻常疣好发于手指、手背,表面呈菜花状;跖疣位于足底,因受压形成淡黄色斑块,行走时可能疼痛;扁平疣多分布在面部或手背,表现为光滑的扁平丘疹。部分疣体受摩擦后易出血或形成黑色点状瘀血。
3、治疗方法
轻度患者可外用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抑制病毒增殖。顽固性疣体可采用液氮冷冻、激光或电灼等物理方式清除,通过低温或高温破坏疣体组织。对于体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疣,需手术切除并配合干扰素局部注射降低复发率。治疗后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
出现皮肤赘生物时建议到皮肤科就诊,由医生判断疣体类型并制定治疗方案。避免自行搔抓或使用偏方处理,以免造成病毒扩散或继发细菌感染。日常需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毛巾等物品,保持皮肤屏障完整可有效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