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吸入氧气时需要注意什么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吸入氧气时需要注意氧流量调节、湿化处理、使用时间等事项,以保障安全性和有效性。具体操作需根据医嘱执行,避免自行调整。

1、氧流量调节

吸氧时应严格遵医嘱调整氧流量。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通常需采用低流量(1-2升/分钟)持续吸氧,避免高流量导致呼吸抑制。健康人群在高原反应等情况下吸氧,流量也不宜超过4升/分钟。使用制氧机时要确保流量计准确,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供氧异常。

2、湿化处理

持续吸氧超过1小时需连接湿化瓶,将灭菌注射用水装入湿化罐至指定刻度线。湿化可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出血,但需每日更换湿化液,每周消毒湿化装置,避免细菌滋生引发呼吸道感染。冬季湿化液建议加热至37℃左右,避免冷刺激引发支气管痉挛。

3、使用时间

普通患者每日持续吸氧不宜超过12小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遵医嘱执行15小时以上的长期氧疗。健康人群在运动后补氧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需特别注意高浓度氧(大于60%)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否则可能引发氧中毒,出现胸痛、咳嗽等肺损伤症状。

吸氧过程中要远离明火和静电,氧气瓶需直立固定存放。定期使用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SpO₂在94%-98%之间为宜。如出现呼吸急促加重、嗜睡或意识改变,应立即停止吸氧并就医。家庭氧疗患者需每3个月进行肺功能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