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水中分娩的过程通常包括进入温水环境、产程推进、胎儿娩出、胎盘排出及观察休息等步骤,需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以下是具体过程:
1、进入温水环境
孕妇在宫口开至5-6厘米时进入水温36-37℃的分娩池。温水能缓解肌肉紧张,帮助孕妇放松身体,同时水的浮力可减轻身体压力,促进宫缩协调。
2、产程推进
助产士全程监测宫缩频率、胎心变化及孕妇生命体征。医护人员会指导呼吸节奏和用力方式,孕妇可采取蹲位、侧卧位等姿势配合宫缩发力,水的润滑作用可能减少产道撕裂风险。
3、胎儿娩出
胎头着冠后,助产士协助孕妇调整体位,胎儿身体娩出时会被轻柔托出水面,立即清理口鼻羊水并评估呼吸。脐带通常在停止搏动后剪断,保留约3厘米残端。
4、胎盘排出
胎儿娩出后约5-30分钟,产妇需再次用力排出胎盘。助产士会检查胎盘完整性,确认无残留组织,必要时进行宫底按摩促进子宫收缩。
5、观察休息
母婴转移至干燥区域,进行新生儿阿普加评分、称重等检查。产妇需观察2小时以上,监测出血量及生命体征,期间实施早接触、早吸吮。
需注意,胎位异常、多胎妊娠、前置胎盘或孕妇存在发热、感染等情况时禁用水中分娩。整个过程需严格消毒,水温每小时更换1/3以保持清洁。建议提前与产科医生沟通,全面评估适应症及风险,选择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