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一般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栓位置及身体状况综合决定。
1、抗凝治疗
这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抑制血液凝固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常用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需根据患者凝血功能调整剂量。治疗初期通常需住院监测,后期可转为口服药物长期维持,疗程一般持续3-6个月。
2、溶栓治疗
适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通过注射尿激酶、阿替普酶等溶栓药物快速溶解血栓。这种方法在发病48小时内效果最佳,但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评估患者的出血倾向,禁用于近期有脑出血、活动性溃疡等情况的患者。
3、介入治疗
对于中高危患者可采用导管碎栓、抽栓等介入手段。经皮导管机械取栓术能快速恢复肺动脉血流,尤其适用于溶栓禁忌或溶栓无效的患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要专业介入团队操作。
4、手术治疗
当存在绝对溶栓禁忌或介入治疗无效时,需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这种开胸手术风险较高,需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主要适用于中心型大块血栓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5、一般治疗
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支持、镇痛处理及心电监护等基础措施。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需使用加压弹力袜,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肺栓塞属于急危重症,发病后需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D-二聚体、凝血功能及心脏超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复发,长途旅行时穿戴医用弹力袜,术后患者按时服用抗凝药物,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若出现胸痛加剧、咯血或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