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对喉软骨主要包括杓状软骨、小角软骨以及楔状软骨,这些结构在喉部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喉软骨是构成喉腔的支架,能够维持气道通畅并参与发声。
1、杓状软骨
杓状软骨左右各一,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呈三角锥体形。其底部与环状软骨形成环杓关节,可通过旋转和滑动运动调节声带的张力及声门大小,对发声、呼吸时气流的控制起关键作用。杓状软骨尖部向前连接声带突,向后附着小角软骨。
2、小角软骨
小角软骨为成对的椭圆形软骨,位于杓状软骨尖端的后方,通过纤维组织与其相连。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杓状软骨的运动,增强声门闭合的稳定性,尤其在吞咽时防止食物误入气道。
3、楔状软骨
楔状软骨左右各一,位于杓会厌襞内,靠近会厌基部。其形状细长,能够支撑喉部黏膜皱襞,协助会厌在吞咽时有效覆盖喉口,避免异物进入下呼吸道。此外,它对维持喉部形态及共鸣也有一定作用。
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呼吸异常等症状,可能与喉软骨损伤或炎症有关,建议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喉镜、CT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过度用嗓、呛咳等可能损伤喉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