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适合的药物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常用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利尿剂等。不同患者的病理类型和肾功能状态存在差异,需个体化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排泄。使用时需监测血清肌酐和血钾水平,尤其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包括氯沙坦、缬沙坦等,作用机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似,但咳嗽等不良反应较少。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及电解质,避免与同类药物联用。
3、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甲泼尼龙适用于存在明显蛋白尿或病理显示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4、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多用于伴有肾病综合征或病理类型较重的患者。这类药物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需严格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5、利尿剂
呋塞米、托拉塞米可改善水肿症状,使用时需根据每日尿量调整剂量,注意预防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配合限盐饮食效果更佳。
慢性肾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日常应严格控制血压(目标值小于130/80mmHg)、限制蛋白质摄入(0.6-0.8g/kg/d)。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出现尿量明显减少或水肿加重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