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立即心肺复苏、电除颤、药物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病因治疗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室颤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进行抢救以避免严重后果。
1、立即心肺复苏
室颤会导致心脏停止有效泵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情况。此时需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电除颤
这是恢复窦性心律的关键措施,通过体外除颤仪或自动体外除颤器释放电流,消除心脏异常电活动。双相波除颤的能量通常选择120-200焦耳,单相波除颤则使用360焦耳,首次除颤成功率可达80%以上。
3、药物治疗
在除颤后或除颤间隙,可静脉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除颤成功率。用药时需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及时调整剂量。
4、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对于反复发作室颤的高危患者,可皮下植入ICD装置。该设备能实时监测心律,在检测到室颤时自动放电除颤,显著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尤其适用于心肌病患者。
5、病因治疗
纠正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尽快开通血管,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可能需进行血运重建或外科手术。
发生室颤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专业人员到达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需转入重症监护室,完善电解质、心肌酶谱等检查。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需在心电监护下使用,植入ICD后需定期随访设备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