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一般不存在最佳治疗方法。常用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患者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药物治疗
面瘫若由病毒感染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并配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减轻神经水肿。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可促进神经修复。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维持肌肉张力,恢复期配合针灸、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治疗改善局部循环。患者每日可自行按摩面部肌肉,配合抬眉、鼓腮等面部康复训练。
3、手术治疗
针对外伤性面神经断裂患者,需在2周内进行神经吻合术。病程超过2个月且肌电图显示神经变性者,可考虑面神经减压术。严重病例后期可实施阔筋膜悬吊术等整形手术改善外观。
面瘫发病后建议在72小时内到神经内科就诊,急性期需避免冷风直吹面部。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剂量。超过3个月未完全恢复者,需定期复查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