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减退或丧失可能与鼻部炎症、鼻窦病变、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手术治疗、嗅觉训练及日常护理等方法改善。
1、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发的嗅觉减退,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导致者可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伴有严重鼻塞时,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
2、治疗原发病
慢性鼻炎患者需长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窦炎患者需结合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息肉患者可口服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3、手术治疗
鼻中隔严重偏曲者需行鼻中隔矫正术,较大鼻息肉或鼻腔肿瘤需在内镜下切除病变,颅脑外伤导致的嗅神经损伤需神经外科干预。
4、嗅觉训练
每日定时嗅闻不同浓度精油(玫瑰、桉树、丁香等),每次持续15秒,通过反复刺激促进嗅神经功能恢复。
5、日常护理
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戒烟并避免接触化学刺激性气体,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
建议出现持续嗅觉异常时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嗅觉测试、头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激素类药物剂量,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