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日常调理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方案。常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等可帮助缓解症状。
1、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需注意可能存在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建议餐后服用。
2、肌松药
当伴随肌肉痉挛时,可遵医嘱使用替扎尼定片或乙哌立松片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肌肉信号传导缓解僵硬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嗜睡、乏力等反应,需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
3、外用药物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制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局部症状较轻的情况。
4、物理治疗
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建议每周进行2-3次,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5、日常调理
避免久坐或过度使用患处肌肉,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和枕头。每日可进行颈部或腰背部拉伸运动,每次持续15-20分钟以维持肌肉弹性。
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到骨科或疼痛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药物使用规范,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混合使用不同药物,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需主动告知医生当前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