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过敏可以通过避免接触、药物治疗、急救处理等方式改善,必要时还可进行脱敏治疗。患者应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控制病情,防止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1、避免接触
海鲜过敏主要是机体对海鲜中的某些蛋白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所致,首要措施是避免再次进食或接触海鲜及制品。同时需注意识别含有海鲜成分的加工食品,如鱼露、虾酱等,日常饮食中应仔细查看食品配料表。
2、药物治疗
若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对于伴有局部红肿、丘疹的情况,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若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联合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
3、急救处理
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同时需保持患者平卧位,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4、脱敏治疗
对于反复发生海鲜过敏且难以完全避免接触的患者,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接触剂量,帮助机体逐渐耐受,但该疗法耗时长且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后实施。
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过敏症状。外出就餐时可提前告知餐厅过敏史,必要时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若过敏症状频繁发作或常规治疗无效,建议到变态反应科就诊,完善过敏原检测以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