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草作为一味中药材,一般具有杀虫止痒、散结消肿、逐水祛痰、消炎止痛以及祛风除湿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需严格遵循中医理论指导,避免自行使用。
1、杀虫止痒
狼毒草外用时可对皮肤寄生虫感染及疥癣产生抑制作用,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能破坏病原体结构,从而缓解瘙痒症状。临床多配伍其他药物制成洗剂或膏剂使用。
2、散结消肿
该药材能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对于瘰疬痰核等皮下结节具有消散作用。中医常用于治疗淋巴结结核等病症,常与夏枯草、玄参等配伍应用。
3、逐水祛痰
其利水功效可改善水肿症状,通过促进水液代谢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对于痰饮停聚引起的咳喘症状,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4、消炎止痛
所含的甾体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多采用外敷方式作用于患处。
5、祛风除湿
通过调节机体气血运行,可缓解因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的肌肉酸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常与独活、羌活等祛风湿药配伍使用。
狼毒草全株有毒,特别是根部毒性较强,使用不当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中毒反应。临床用药必须经专业中医师辨证后严格控制剂量,禁止自行采挖使用。孕妇、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外用时需注意皮肤耐受性,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