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发病原理主要与遗传因素、钠盐摄入过多、肥胖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激活等因素相关,这些机制共同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或血容量上升,最终引发血压升高。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基因变异,可能影响肾脏钠离子排泄功能或血管平滑肌收缩能力。这类人群在相同环境因素下更易出现血压调节异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高血压。
2、钠盐摄入过多
长期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容量增加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钠离子潴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多,心脏输出量增加,同时血管壁对缩血管物质敏感性增强,共同促使血压上升。
3、肥胖
脂肪组织堆积会引发胰岛素抵抗和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进肾小管钠重吸收。内脏脂肪分泌的炎症因子还会损伤血管弹性,导致外周阻力持续增加。
4、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肾脏缺血时释放肾素,催化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这种强效缩血管物质不仅直接升高血压,还会刺激醛固酮分泌,造成水钠潴留的恶性循环。
当出现血压异常时,建议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值,避免高盐高脂饮食。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血压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