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铂化疗的常见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伤以及神经毒性等。作为化疗药物,卡铂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能对正常组织产生影响,需密切监测并遵医嘱处理。
1、骨髓抑制
卡铂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表现为乏力、感染风险增加或出血倾向。严重时需通过升白针或输注血小板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2、胃肠道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或食欲下降,这与药物刺激消化系统黏膜有关。轻症可通过调整饮食少食多餐缓解,严重时需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控制症状。
3、过敏反应
约5%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或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多在输液过程中出现。首次用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出现症状需立即停药并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
4、肝肾功能损伤
卡铂代谢主要依赖肾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肌酐升高或转氨酶异常。用药期间需每2周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需调整剂量或暂停化疗。
5、神经毒性
少数患者可能发生手足麻木、针刺感等周围神经病变,与药物累积剂量相关。症状较轻时可补充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调整化疗方案。
接受卡铂化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若出现发热超过38.5℃、持续呕吐或皮下瘀斑等表现,需立即联系主治医师。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随访血象及肝肾功能,多数副作用在停药后可逐渐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