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回阳救逆中药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回阳救逆的中药通常包括附子、干姜、肉桂等,此类药物多用于中医急救或治疗阳气衰微、四肢厥冷等危重证候。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避免自行使用。

1、附子

附子性味辛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其有效成分能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微循环,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肾阳虚所致的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证。需注意生附子毒性较强,通常需炮制后使用,且用量需由医师精准把控。

2、干姜

干姜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作用。常与附子配伍使用,可增强回阳救逆的效果,适用于脾胃虚寒或阳气衰微导致的腹痛、呕吐、四肢冰冷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干姜中的姜辣素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寒证引起的代谢障碍。

3、肉桂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的功效。其挥发油成分可扩张血管,改善末梢循环,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冷痛、夜尿频多及虚阳上浮的面赤虚喘。与附子、干姜同用可增强温阳效果,但阴虚火旺者禁用。

此类中药多属辛热峻烈之品,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和证型配伍使用。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等急症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注意保暖,并定期复诊调整药方。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