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马鞭草有哪些医疗作用和功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马鞭草作为一味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抗炎镇痛、驱虫等功效和作用。其性味苦凉,归肝、脾经,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1、清热解毒

马鞭草性寒能清热,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具有缓解作用。其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能帮助抑制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常与连翘、金银花等配伍使用。

2、活血散瘀

该药能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血行不畅引起的痛经、跌打损伤。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加速皮下瘀血吸收,常与当归、川芎等活血药材联合应用。

3、利水消肿

马鞭草通过增强肾脏代谢功能促进水分排泄,对湿热下注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有效。现代研究显示其黄酮类物质具有调节水盐代谢的作用,适用于肾炎早期水肿的辅助治疗。

4、抗炎镇痛

其含有的马鞭草苷等成分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炎症反应。临床上可用于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肿胀疼痛,常配合羌活、防风使用。

5、驱虫

该药材对肠道寄生虫如蛔虫、绦虫具有麻痹作用,传统用法中多与槟榔、使君子配伍驱虫。现代药理实验证实其挥发油成分能破坏寄生虫细胞结构。

使用马鞭草需注意其性寒特性,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禁用,避免加重出血风险。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证型配伍使用,煎煮时需控制用量在6-15克范围内。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