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悬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通常由难溶性固体药物微粒分散在适宜的液体介质中制成。这种剂型在口服或外用中均有应用,尤其适合儿童或吞咽困难患者,具有方便调整剂量、改善口感等特点。
1、成分与制备
混悬剂中的药物以细小固体颗粒形式悬浮于液体中,需添加助悬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维持分散稳定性。制备时需通过研磨或微粒化技术将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径,并配合润湿剂防止颗粒聚集,确保给药时浓度均匀。
2、临床应用
该剂型适用于溶解度低的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常用于退热,蒙脱石混悬剂治疗腹泻。儿科领域应用广泛,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便于调整儿童用药剂量。外用的炉甘石洗剂则通过混悬形式发挥皮肤收敛作用。
3、使用注意事项
混悬剂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使用前需充分摇匀以保证剂量准确。开封后需注意保存条件,部分品种需冷藏防止变质。服用后建议适量饮水,避免药物颗粒滞留口腔或食管。
混悬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观察药物有效期限和性状变化。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建议使用专用量具准确取药,避免随意增减剂量。若发现沉淀结块、异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用并咨询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