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一项用于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它通过测定血浆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纤维蛋白凝块所需的时间,反映凝血因子Ⅶ、Ⅹ、Ⅴ、凝血酶原(Ⅱ)和纤维蛋白原(Ⅰ)的活性水平。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测原理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和钙离子,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记录凝血过程所需时间。该指标延长可能提示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合成障碍,常见于华法林抗凝治疗、严重肝病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情况。临床上常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结果进行标准化,尤其在抗凝治疗监测中,INR值可减少不同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差异。该检测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抗凝药物剂量调整具有指导价值。

检测结果异常时,建议及时咨询血液科或相关专科医生,结合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其它凝血指标综合分析。需特别注意,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以防发生出血或血栓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