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常用药物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以及难治性病例用药等类型,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1、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这类药物又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通过拮抗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发挥作用,具有疗效确切、锥体外系反应较少的特点。临床常用利培酮片改善思维障碍和幻觉,奥氮平片控制情感淡漠,富马酸喹硫平片对阴性症状有效。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代谢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2、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阻断多巴胺D2受体,对阳性症状疗效显著。氟哌啶醇片常用于急性期激越症状控制,氯丙嗪片可缓解严重的幻觉妄想,舒必利片对木僵症状效果较好。但较易引发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
3、长效针剂制剂
针对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注射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可维持1个月疗效,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每2-4周注射一次。这类剂型能稳定血药浓度,降低复发风险,但需定期监测肌张力障碍等不良反应。
4、难治性病例用药
当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无效时,可选用氯氮平片,该药对30%难治性患者有效,但需每周检测白细胞计数预防粒细胞缺乏症。联合丙戊酸钠等心境稳定剂可增强疗效。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复诊,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测。若出现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等锥体外系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剂量或联用苯海索片。特别注意氯氮平用药初期需住院监测,禁止突然停药以免症状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