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发生时可采取调整呼吸、休息、避免刺激物、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具体需结合诱因和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1、调整呼吸和休息
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坐位或卧位,避免紧张情绪。缓慢深呼吸有助于稳定心率,可通过鼻吸口呼的方式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通常5-10分钟能缓解生理性心悸。同时可按摩内关穴等部位辅助缓解。
2、避免刺激物
若由咖啡因、酒精或尼古丁摄入引发,需停止饮用咖啡、浓茶等含兴奋剂饮品。吸烟者应立即熄灭烟蒂,保持环境通风。剧烈运动引起者需静息至心率恢复基线水平。
3、药物治疗
病理性心悸需针对原发病用药,频发室性早搏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阵发性房颤患者可用普罗帕酮片转复心律。严重心功能不全者需服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和心电图。
4、心电监测
发作时可用智能手环或便携式心电记录仪监测心律,捕捉发作时的心电波形。持续心悸超过30分钟者应完整记录12导联心电图,注意留存T波、ST段等关键数据供医生分析。
5、及时就医
若伴随胸痛、意识模糊、血压波动超过20mmHg或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转运途中需保持平卧位,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自行驾车就医。
心悸患者应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和诱发因素。建议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甲亢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擅自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服用胺碘酮等药物期间需严格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