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灌肠注意事项有哪些?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灌肠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操作规范、体位选择、液体温度与量控制、禁忌症等方面,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日常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肠道损伤或感染,需谨慎对待。

1、操作规范

灌肠应由医护人员或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避免自行操作导致肠道黏膜损伤。操作前需清洁双手并消毒器具,使用一次性灌肠袋以降低感染风险。润滑导管头端后轻柔插入肛门,深度约10-15cm,过程中若遇阻力需停止操作。

2、体位选择

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并抬高臀部10-15cm,该姿势利于灌肠液顺降结肠流入肠道深部。保持体位10-15分钟有助于液体充分保留,对于排便困难者可适当延长保留时间至30分钟。

3、液体温度控制

灌肠液温度需维持在38-40℃,可用水温计测量。温度过高易导致肠黏膜烫伤,过低可能引发肠痉挛。生理盐水和清水为常用灌肠液,特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溶液。

4、液体用量控制

成人每次灌入量宜在500-1000ml,儿童需减半至250-500ml。过量灌注可能引起腹胀、腹痛,心肺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入量。灌肠速度应保持匀速,以每分钟100-150ml为宜。

5、禁忌症注意

急性肠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孔患者禁止灌肠。妊娠期妇女、严重痔疮发作期、肛周脓肿患者需避免操作。心血管疾病患者灌肠时需监测生命体征,防止迷走神经反射引发心率异常。

进行灌肠后需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血便、剧烈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长期依赖灌肠可能影响肠道自主排便功能,建议通过饮食调整和运动改善便秘。治疗性灌肠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增减灌肠频率或改变溶液成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