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通常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替代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法。常见的干预措施需结合病因及症状进行综合管理,存在个体化差异。
1、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优质低蛋白饮食需控制在每日0.6-0.8g/kg,伴有水肿者应将食盐摄入量限制在3g/天以下。建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监测液体平衡。
2、药物治疗
对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急进性肾炎需联合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合并感染者可选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肾毒性较小的抗生素。
3、对症治疗
血压超过140/90mmHg者需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等降压药。严重水肿患者可短期应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同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尿蛋白定量大于3.5g/天者建议使用缬沙坦胶囊进行降蛋白处理。
4、替代治疗
终末期肾病患者需根据肾小球滤过率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3次,每次4小时,需建立动静脉内瘘。腹膜透析每日需交换透析液4次,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腹膜炎。
5、中医治疗
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可配合使用百令胶囊、黄葵胶囊等中成药。针灸取穴多选肾俞、三阴交等穴位,中药汤剂常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
建议患者每2周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月复查。需特别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前应咨询肾内科医师。若出现尿量骤减、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急症表现,应立即急诊处理。所有治疗方案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