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II期是指根据血压水平及心血管风险因素进行的分期,属于高血压病情的中度阶段。该分期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需积极干预以防止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
1、定义
高血压II期通常指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诊室收缩压达到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达到100~109mmHg。此阶段可能伴随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视网膜动脉狭窄等,但尚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相较于I期高血压,该阶段血压升高更显著,器官损伤风险增加。
2、诊断标准
需通过规范测量确诊,要求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均达到上述标准。诊断时需评估合并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必要时应进行尿常规、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是否存在肾脏损伤、心脏扩大或动脉粥样硬化等靶器官损害。
3、治疗方法
患者需立即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限盐、减重、规律运动等。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呋塞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通常需要联合用药以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同时需监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建议确诊高血压II期的患者每月监测血压,每3-6个月进行并发症筛查。饮食需限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用药期间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头晕、水肿等不适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