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可能与阳气不足、气血亏虚、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长期存在体寒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阳气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若存在先天禀赋不足、久居寒凉环境等情况,可能导致阳气损耗,无法维持正常体温调节,出现手足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日常可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温补阳气,或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附子理中丸等中成药调理。
2、气血亏虚
长期过度劳累、慢性失血等因素可能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气血无法濡养全身,从而引起畏寒、疲倦、面色苍白等症状。此类患者可适量食用桂圆、红枣等补气血食物,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十全大补丸、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等药物改善体质。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机体产热减少,表现为怕冷、皮肤干燥、心率减慢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替代治疗,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调整用药剂量。
建议体寒人群日常注意腰腹部及下肢保暖,避免吃生冷饮食,适当进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伴随体重异常增加、反应迟钝等表现,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完善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