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艾滋病的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日常应正确认识艾滋病传播途径,避免陷入过度恐慌。
1、心理调节
可通过系统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了解其传播途径(如血液、母婴、性接触),明确日常接触不会感染,从而减少误解。建议减少反复查阅不实信息,通过运动、社交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2、心理咨询
若紧张情绪影响生活,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认知行为疗法能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团体治疗可缓解孤立感。部分医院开设恐艾心理门诊,提供专业干预。
3、药物治疗
若出现严重焦虑或抑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抗焦虑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疗程,避免自行调整。
若自我调节效果有限或症状加重,建议至正规医院感染科、精神科就诊。日常避免高危行为,发生暴露风险后及时进行阻断治疗和检测,遵医嘱规范处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