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直接遗传性疾病。该病的发生通常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1、遗传因素
部分痛风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某些基因变异影响尿酸代谢有关。例如,SLC2A9、ABCG2等基因异常可能导致肾脏排泄尿酸能力下降,使血尿酸水平升高。这类人群即使未出现临床症状,其子女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概率也较常人增高。
2、饮食因素
长期高嘌呤饮食如频繁摄入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可增加外源性尿酸生成。若同时存在饮酒习惯,酒精会抑制肾脏排泄尿酸,进一步升高血尿酸浓度,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3、代谢异常
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尿酸排泄减少。这类人群即使没有遗传背景,随着病程进展,也可能逐渐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最终发展为痛风性关节炎。
存在痛风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保持低嘌呤饮食结构,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若出现关节突发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关节超声、双能CT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