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小板压积偏高是怎么回事?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小板压积偏高可能与血液浓缩、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炎症性疾病等原因有关。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血液浓缩

当人体因剧烈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导致脱水时,血液中的水分减少会使血小板相对浓缩。这种情况多为暂时性升高,在补充足够水分和电解质后,指标可逐渐恢复正常。日常需注意观察是否伴有口渴、尿少等脱水症状。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疾病,表现为骨髓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外周血小板计数持续超过450×10⁹/L。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肢端麻木等血栓相关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脑梗死或心肌梗死。临床常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羟基脲片、干扰素α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和细胞抑制治疗。

3、慢性炎症性疾病

长期存在的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其炎症因子会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亢进。此时除血小板压积升高外,常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炎症指标异常。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物。

若检查发现血小板压积持续异常,建议及时到血液科就诊,完善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基因检测等检查。日常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擅自服用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指标变化趋势。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