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痛风患者能否食用淡水鱼?

姜丽丽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痛风患者能否食用淡水鱼需要根据病情阶段进行判断。急性发作期应避免食用,缓解期可适量选择低嘌呤品种,并注意控制摄入量。

1、急性发作期

痛风患者在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明显时,处于高尿酸血症急性发作阶段。此时淡水鱼每100克嘌呤含量普遍在75-150毫克之间,属于中高嘌呤食物。如草鱼嘌呤含量约140毫克,鲢鱼约93毫克,过量摄入会加重嘌呤代谢负担,可能使血尿酸水平进一步升高,导致疼痛加剧或病程延长。

2、病情缓解期

当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且无临床症状时,可每周食用1-2次低嘌呤淡水鱼,每次不超过100克。选择嘌呤含量相对较低的品种如桂鱼(嘌呤约65毫克)、鲈鱼(嘌呤约70毫克)较为适宜。建议采用清蒸、水煮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或搭配啤酒等高嘌呤饮品。

3、品种选择原则

淡水鱼嘌呤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黑鱼、鳝鱼等嘌呤含量可达150毫克以上,应尽量避免。食用前可查询具体品种的嘌呤含量表,同时注意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嘌呤代谢能力较弱,即使少量摄入也可能诱发发作,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饮食计划。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促进尿酸排泄,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若出现关节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尿酸盐检测和关节超声检查评估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