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是一种将液体通过肛门注入直肠或结肠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治疗便秘、肠道准备或药物给予等目的。其操作方式主要包括清洁灌肠、保留灌肠和药物灌肠等类型,需根据具体医疗需求选择。
1、操作步骤
灌肠操作需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患者通常取侧卧位,使用润滑后的导管插入肛门约10-15厘米,随后通过注射器或灌肠袋将生理盐水、甘油或其他配置液体缓慢注入肠道。液体保留一段时间后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泄。
2、适用情况
灌肠常用于缓解严重便秘或肠梗阻,帮助排出蓄积的粪便。在肠镜检查或手术前,清洁灌肠可清除肠道内容物以提供清晰视野。此外,某些药物或营养剂需通过保留灌肠方式局部作用于肠道病变,例如溃疡性结肠炎的激素治疗。
3、注意事项
灌肠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肠道黏膜损伤或感染风险。液体温度应接近体温,过量或频繁灌肠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肠道依赖性。特定人群如孕妇、肠穿孔风险患者需谨慎评估适应症。
若存在长期便秘、腹痛或便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灌肠操作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实施,避免自行操作引发并发症。治疗期间需配合饮食调整和运动,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