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的正常大小存在个体差异,通常超声测量下其长度约8~12厘米,厚度约3~5厘米,宽度约7厘米。具体范围可能因年龄、体型及测量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波动,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
超声检查是评估脾脏大小的常用手段,测量时通常以脾脏长轴、厚度及宽度为参考标准。成年人脾脏长度超过12厘米或厚度超过5厘米时,可能提示脾脏肿大。个体差异方面,身材高大者的脾脏可能略大于平均值,而儿童脾脏大小随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病理性脾脏增大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疟疾、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脾脏缩小的情况较为少见,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相关。
若体检发现脾脏大小超出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血液科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肝功能、腹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脾脏破裂,尤其是脾脏肿大的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随访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