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起小疙瘩可能是毛囊炎的症状,但也可能与其他皮肤问题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毛囊炎通常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为特征,可能伴有疼痛或瘙痒,常见于多毛或易摩擦部位。
毛囊炎多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顶端可能出现白色脓头,皮损周围常伴有红晕。若小疙瘩伴随局部灼热感、触痛明显,且近期存在出汗过多、剃须损伤或使用油性护肤品等情况,则毛囊炎可能性较高。需注意与痤疮相鉴别,后者常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且多发于青春期。
其他可能引起面部小疙瘩的情况包括接触性皮炎,多由化妆品或护肤品刺激引发,常伴有明显瘙痒和红斑。粟丘疹则表现为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白色坚实丘疹,无炎症反应。玫瑰痤疮可能伴随面部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
建议观察皮损形态变化,避免自行挤压或使用刺激性产品。若小疙瘩持续存在、范围扩大或出现渗出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通过伍德灯检查、皮损镜检或细菌培养明确诊断,并根据病因给予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