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髎穴在中医治疗中如何应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髎穴在中医治疗中通常用于调节局部气血、缓解疼痛以及治疗相关脏腑疾病,常见应用方法包括针刺、艾灸、推拿按摩等。这类穴位多分布于关节或骨骼间隙,需根据具体穴位定位和病症特点选择适宜疗法。

1、针刺疗法

髎穴常通过毫针直刺或斜刺进行治疗,例如肩髎穴可缓解肩关节疼痛,次髎穴常用于调理妇科疾病。针刺深度需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厚度调整,一般以得气为度,避免伤及深层血管或神经。

2、艾灸疗法

对于寒湿痹痛、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症,可在髎穴部位进行艾条悬灸或隔姜灸。如颧髎穴艾灸可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耳髎穴艾灸有助于改善耳鸣。操作时需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防止烫伤。

3、推拿按摩

采用点按、揉捏等手法刺激髎穴,能有效松解局部肌肉紧张。例如按摩髋部居髎穴可缓解坐骨神经痛,按压鼻旁巨髎穴可减轻鼻塞症状。操作时应控制力度,避免暴力按压骨突部位。

进行髎穴治疗前需由中医师准确辨证取穴,根据个体体质差异制定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皮肤过敏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操作。日常可通过轻揉相关穴位进行保健,但涉及针刺等侵入性疗法必须在医疗机构由持证医师实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